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
修业年限:四年
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学位
培养目标
本专业立足西安、面向西部、服务陕西,面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需求,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全球视野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。通过"理论-实践双螺旋"培养模式,使学生在掌握电子信息系统设计、智能硬件开发等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,具备跨学科知识融合创新与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;构建"电子信息+X"课程体系,强化在物联网、智能电子等新兴领域的交叉创新素养;推行"工程伦理+职业认证"双轨培养,塑造兼具职业道德与职业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。
主干课程
模拟电子技术、信号与系统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、数字信号处理、自动控制原理、单片机原理与应用、ARM嵌入式技术、通信原理、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、FPGA技术与应用、传感器原理与应用、电子技术综合实践、嵌入式系统综合实践等。

专业特色
1.坚持“厚基础、重实践、强能力”的教学理念。本专业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,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,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别具特色。教师不但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融入智能电子设备、智能控制系统筹最前沿的专业实践知识,而且还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学习组织“电信学研社”;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,本专业50%的学生参与过国家级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,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各类电子设计大赛,取得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。

2.坚持“校企合作,工学结合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本专业具有成熟的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育人机制,近年与博瑞集信(西安)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粤嵌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,充分发挥和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,以产业需求推动教学改革。

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展项目研究、实习实训、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,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长期合作机制,开展企业进校园项目实训、订单班合作培养等活动,共同致力于工业4.0背景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打造,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。最终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补,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。



就业方向
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,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,就业面很广,就业率高,毕业生实践能力强,工作上手快。毕业后,学生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,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、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。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,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、调试、检测、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,也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电子、物联网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。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,攻读硕士、博士学位,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。
